登入名稱
登入密碼
很抱歉,閣下的指示未能執行
因閣下的網絡連線不穩或操作逾時,連線已被終斷,請重新啟動瀏覽器登入。
remind
中文(繁體)
|
中文(简体)
|
English
風險聲明
X
期貨 1. 槓桿效應 期貨交易的風險非常高。由於期貨的開倉保證金的金額較期貨合約本身的價值相對為低,因而能在期貨交易中發揮“槓桿”作用。市場輕微的波動也會對你投入或將需要投入的資金造成大比例的影響。所以,對你來說,這種槓桿作用可說是利弊參半。因此你可能會損失全部開倉保證金及為維持本身的倉盤而向有關商號存入的額外金額。若果市況不利你所持倉盤或保證金水平提高,你會遭追收保證金,須在短時間內存入額外資金以維持本身倉盤。假如你未有在指定時間內繳付額外的資金,你可能會被迫在虧蝕情況下平倉,而所有因此出現的短欠數額一概由你承擔。 2. 減低風險交易指示或投資策略 即使你採用某些旨在預設虧損限額的交易指示(如“止蝕”或“止蝕限價”指示),也可能作用不大,因為市況可以令這些交易指示無法執行。至於運用不同持倉組合的策略,如“跨期”和“馬鞍式”等組合,所承擔的風險也可能與持有最基本的“長”倉或“短”倉同樣的高。 期權 3. 不風險程度 期權交易的風險非常高。投資者不論是購入或出售期權,均應先瞭解其打算買賣的期權類別(即認沽期權或認購期權)以及相關的風險。你應計入期權金及所有交易成本,然後計算出期權價值必須增加多少才能獲利。 購入期權的投資者可選擇抵銷或行使期權或任由期權到期。如果期權持有人選擇行使期權,便必須進行現金交收或購入或交付相關的資產。若購入的是期貨產品的期權,期權持有人將獲得期貨倉盤,並附帶相關的保證金責任(參閱上文“期貨”一節)。如所購入的期權在到期時已無任何價值,你將損失所有投資金額,當中包括所有的期權金及交易費用。假如你擬購入極價外期權,應注意你可以從這類期權獲利的機會極微。 出售(“沽出”或“賣出”)期權承受的風險一般較買入期權高得多。賣方雖然能獲得定額期權金,但亦可能會承受遠高於該筆期權金的損失。倘若市況逆轉,期權賣方便須投入額外保證金來補倉。此外,期權賣方還需承擔買方可能會行使期權的風險,即期權賣方在期權買方行使時有責任以現金進行交收或買入或交付相關資產。若賣出的是期貨產品的期權,則期權賣方將獲得期貨倉盤及附帶的保證金責任(參閱上文“期貨”一節)。若期權賣方持有相應數量的相關資產或期貨或其他期權作“備兌”,則所承受的風險或會減少。假如有關期權並無任何“備兌”安排,虧損風險可以是無限大。 某些國家的交易所允許期權買方延遲支付期權金,令買方支付保證金費用的責任不超過期權金。儘管如此,買方最終仍須承受損失期權金及交易費用的風險。在期權被行使又或到期時,買方有需要支付當時尚未繳付的期權金。 期貨及期權的其他常見風險 4. 合約的條款及細則 你應向替你進行交易的商號查詢所買賣的有關期貨或期權合約的條款及細則,以及有關責任(例如在什麼情況下你或會有責任就期貨合約的相關資產進行交收,或就期權而言,期權的到期日及行使的時間限制)。交易所或結算公司在某些情況下,或會修改尚未行使的合約的細則(包括期權行使價),以反映合約的相關資產的變化。 5. 暫停或限制交易及價格關係 市場情況(例如市場流通量不足)及/或某些市場規則的施行(例如因價格限制或“停板”措施而暫停任何合約或合約月份的交易),都可以增加虧損風險,這是因為投資者屆時將難以或無法執行交易或平掉/抵銷倉盤。如果你賣出期權後遇到這種情況,你須承受的虧損風險可能會增加。 此外,相關資產與期貨之間以及相關資產與期權之間的正常價格關係可能並不存在。例如,期貨期權所涉及的期貨合約須受價格限制所規限,但期權本身則不受其規限。缺乏相關資產參考價格會導致投資者難以判斷何謂“公平價格”。 6. 存放的現金及財產 如果你為在本地或海外進行的交易存放款項或其他財產,你應瞭解清楚該等款項或財產會獲得哪些保障,特別是在有關商號破產或無力償債時的保障。至於能追討多少款項或財產一事,可能須受限於具體法例規定或當地的規則。在某些司法管轄區,收回的款項或財產如有不足之數,則可認定屬於你的財產將會如現金般按比例分配予你。 7. 佣金及其他收費 在開始交易之前,你先要清楚瞭解你必須繳付的所有佣金、費用或其他收費。這些費用將直接影響你可獲得的淨利潤(如有)或增加你的虧損。 8. 交易設施 電子交易的設施是以電腦組成系統來進行交易指示傳遞、執行、配對、登記或交易結算。然而,所有設施及系統均有可能會暫時中斷或失靈,而你就此所能獲得的賠償或會受制於系統供應商、市場、結算公司及/或參與者商號就其所承擔的責任所施加的限制。由於這些責任限制可以各有不同,你應向為你進行交易的商號查詢這方面的詳情。 9. 電子交易 透過某個電子交易系統進行買賣,可能會與透過其他電子交易系統進行買賣有所不同。如果你透過某個電子交易系統進行買賣,便須承受該系統帶來的風險,包括有關系統硬件或軟件可能會失靈的風險。系統失靈可能會導致你的交易指示不能根據指示執行,甚或完全不獲執行。
個人資料私隱政策
X
私隱條例 資料的提供 你在恒豐期貨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附屬公司或附屬成員及/或其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附屬成員開立帳戶時,或在任何恒豐期貨有限公司向你提供服務時,你可能向以上公司提供有關的資料。 你毋須向任何恒豐期貨有限公司提供任何資料,除非你選擇如此做則除外。但是,倘若你不提供任何該等資料,恒豐期貨有限公司可能無法為你開立或維持帳戶或向你提供任何服務。 恒豐期貨有限公司可使用「曲奇」(cookie)、按跡路徑或其他監察網站使用的方法,透過其網站收集個人資料。如果你不希望從恒豐期貨有限公司網站收到「曲奇」,你可把你的瀏覽器設定至拒絕接收「曲奇」,又或設定為在你收到「曲奇」時你會獲得通知,屆時你可以拒絕接收該等「曲奇」。 資料的使用 恒豐期貨有限公司持有的所有關於你的資料,不論是由你或第三方提供的,亦不論是在恒豐期貨有限公司為你開立帳戶之前或之後提供的,均可能用作以下用途: (a) 帳戶的持續管理,以及向你提供任何證券或期貨交易及相關服務; (b) 遵守內部控制或核證程序; (c) 進行信貸和其他狀況審查,以及協助其他機構進行上述審查; (d) 收取應付予任何恒豐期貨有限公司的任何款項,或執行以任何恒豐期貨有限公司為受惠人的任何押記或擔保; (e) 設計及/或促銷證券或期貨交易及任何恒豐期貨有限公司的其他服務或產品; (f) 組成獲資料者所經營的業務的記錄一部分; (g) 遵從香港或其他有關司法管轄區的任何法律、政府或監管要求,包括任何披露或通知要求;或 (h) 與恒豐期貨有限公司的業務和交易有關的任何其他用途。 恒豐期貨有限公司將在其酌情決定的期間內保留個人資料。 資料的轉移 所有關於你的資料可由獲資料者向以下人士提供,不論該等人士是否身處香港: (a) 任何恒豐期貨有限公司; (b) 向恒豐期貨有限公司的任何成員提供行政、電訊、電腦、付款或證券及期貨交收、代名人、保管人或其他服務的任何代理人、承包商或第三方服務提供者; (c) 在恒豐期貨有限公司作為任何其他人的代理人收集資料時,或恒豐期貨有限公司為了轉交予任何其他人或為了向任何其他人申請或要求任何利便措施或服務而收集資料時,則指任何該等人士;該等人士可能不在香港,而且可能不受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所約束,在資料的使用上亦不受限制; (d) 任何有關的單位信託或其他集體投資計劃的任何信託人、過戶登記處或保管人,或與恒豐期貨有限公司向你提供或將向你提供的任何服務有關的任何保險公司,或為你持有證券的任何中央證券存管處或過戶登記處; (e) 信貸諮詢機構及(發生失責時)收數公司; (f) 恒豐期貨有限公司向其轉讓或擬向其轉讓與你在恒豐期貨有限公司券開立的任何帳戶或向你提供的服務有關的權益及/或義務的任何人士;或 (g) 任何政府或監管機構的法律、規章、法院指令或要求規定恒豐期貨有限公司向其提供上述資料的任何人士。 在不損害上述條文的原則下,與你有關的所有資料可轉到香港以外的任何地點(不論是用作在香港以外處理、持有或使用該等資料),並可轉發給向任何恒豐期貨有限公司就其業務經營而提供服務的服務提供者。 資料的查閱和改正 按照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規定,你有權: (a) 檢查恒豐期貨有限公司持有關於你的資料; (b) 要求查閱和改正恒豐期貨有限公司持有的任何上述資料; (c) 查明恒豐期貨有限公司的資料政策和慣例,以及獲悉恒豐期貨有限公司持有的資料的類別;及 (d) 就客戶信貸而要求獲悉哪項資料是例行提供予信貸諮詢機構或收數公司,獲提供進一步資料以便查閱和改正向有關的信貸諮詢機構或收數公司提出查閱和改正要求。 恒豐期貨有限公司可就處理任何資料查閱要求收取合理費用。 如果你要求查閱或改正資料,或如果你欲取得關於資料的政策和慣例及恒豐期貨有限公司持有的資料類別的詳情,你可按以下聯絡點提出要求: 恒豐期貨有限公司 Tel:2147 9898 其他規定 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恒豐期貨有限公司概不就你使用本網站提交的任何資料或訊息而對你承擔任何保密義務。 本通知中的任何內容不應限制客戶在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下的權利。
使用者條款
X
關於期貨和期權買賣的風險披露聲明 本聲明指在概述買賣期貨及期權的風險,並不涵蓋該等買賣的所有相關風險及其他重要事宜。你在進行任何上述交易前,應先瞭將訂立的合約的性質(及有關的合約關係)和你就此須承擔的風險程度。期貨及期權買賣對很多投資者都並不適合,你應就本身的投資經驗、投資目標、財政資源及其他相關條件,小心衡量自己是否適合參與該等買賣。 總論 證券交易的風險 證券價格有時可能會非常波動。證券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買賣證券未必一定能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 期貨及期權交易的風險 買賣期貨合約或期權的虧蝕風險可以極大。在若干情況下,你所蒙受的虧蝕可能會超過最初存入的保證金數額。即使你設定了備用指示,例如“止蝕”或“限價”等指示,亦未必能夠避免損失。市埸情況可能使該等指示無法執行。你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被要求存入額外的保證金。假如未能在指定的時間內提供所需數額,你的未平倉合約可能會被平倉。然而,你仍然要對你的帳戶內任何因此而出現的短欠數額負責。因此,你在買賣前應研究及理解期貨合約及期權,以及根據本身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仔細考慮這種買賣是否適合你。如果你買賣期權,便應熟悉行使期權及期權到期時的程序,以及你在行使期權及期權到期時的權利與責任。 保證金買賣的風險 藉存放抵押品而為交易取得融資的虧損風險可能極大。你所蒙受的虧蝕可能會超過你存放於恆豐期貨有限公司作為抵押品的現金及任何其他資產。市場情況可能使備用買賣指示,例如“止蝕”或“限價”指示無法執行。你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被要求存入額外的保證金款額或繳付利息。假如你未能指定的時間內支付所需的保證金款額或利息,你的抵押品可能會在未經你的同意下被出售。此外,你將要為你的帳戶內因此而出現的任何短欠數額及需繳付的利息負責。因此,你應根據本身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仔細考慮這種融資安排是否適合你。 期貨 “槓桿”效應 期貨交易的風險非常高。由於期貨的開倉保證金的金額較期貨合約本身的價值相對為低,因而能在期貨交易中發揮“槓桿”作用。市場輕微的波動也會對你投入或將需要投入的資金造成大比例的影響,所以,對你來說,這種槓桿作用可說是利弊參半。因此你可能會損失全部開倉保證金及為維持本身的倉盤而向有關商號存入的額外金額若果巿況不利你所持倉盤或保證金水平提高,你會遭追收保證金,即須在短時間內存入額外資金以維持本身倉盤。假如你未有在指定時間內繳付額外的資金,你可能被迫在虧蝕情況下平倉,而所有因此出現的短欠數額一概由你承擔。 滅低風險買賣指示或投資策略 即使你採用某些旨在預設虧損限額的買賣指示(如“止蝕”或“止蝕限價”指示),也可能作用不大,因為市況可以令這些買賣指示無法執行。至於運用不同持倉組合的策略,如“跨期”或“馬鞍式”等組合,所承擔的風險也可能與持有最基本的“長”倉或“短”倉同樣的高。 在香港以外地方收取或持有的客戶財產的風險。 恆豐期貨有限公司或其代理人在香港以外地方收取或持有你的資產,是受到有關海外司法管轄區的適用法律及規例所監管的。這些法律及規例與《證券及期貨條例》(第571章)及根據該條例制訂的規則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有關你的資產將可能不會享有賦予在香港收取或持有你的資產的相同保障。 期權 不同風險程度 期權交易的風險非常高,投資者不論是購入或出售期權,均應先瞭解其打算買賣的期權類別(即認沽期權或認構期權)以及相關的風險。你應計入期權金及所有交易成本,然后計算出期權價值必須增加多少才能獲利。 購入期權的投資者可選擇抵銷或行使期權或任由期權到期。如果期權持有人選擇行使期權,便必須進行現金交收或購入或交付相關的資產。若購入的是期貨產品的期權,期權持有人將獲得期貨倉盤,並附帶相關的保證金責任(參閱上文“期貨”一節)。如所購入的期權在到期時已無任何價值,你將損失所有投資金額,當中包括所有的期權金及交易費用。假如你擬購入極價外期權,應注意你可以從這類期權獲利的機會極微。 出售(“沽出”或“賣出”)期權承受的風險一般較買入期權高得多。賣方雖然能獲得定額期權金,但亦可能會承受遠高於該筆期權金的損失、倘若市況逆轉,期權賣方便須投入額外保證金來補倉。此外,期權賣方還需承擔買方可能會行使期權的風險,即期權賣方在期權買行使時有責任以現金進行交收或買入或交付相關資產。若賣出的是期貨產品的期權,則期權買方將獲得期貨倉盤及附帶的保證金責任(參閱上文“期貨”一節)。期權賣方持有相應數量的相關資產或期貨或其他期權作“備兌”,則所承受的風險或會滅少。假如有關期權並無任何“備兌”安排,虧損風險可以是無限大。 某些國家的交易所允許期權買方延遲支付期權金,令買方支付保證金費用的責任不超過期權金。儘管如此,買方最終必須承受損失期權金及交易費用的風險。在期權被行使又或到期時,買方有需要支付當時尚未繳付的期權金。